-
成都喜年广场所在的东大街商圈,是成都市金融与商务发展的核心引擎:
一、核心区位:城市黄金走廊的枢纽价值
连接双中心:东大街串联成都传统核心商圈(春熙路、盐市口)与东部城市副中心(成都东村),形成贯通城市东西的“黄金走廊”,而喜年广场正处这一走廊的起点位置,坐享双商圈辐射红利。
金融核心定位:政府明确将东大街定位为“西部华尔街”,重点发展金融、证券、基金等高端服务业,区域内规划超150万㎡甲级写字楼、6个五星级酒店及120万㎡高端商场,是成都金融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。
二、金融产业聚集:机构密度与国际化水平领先
截至2025年,东大街已形成西部最完备的金融生态圈:
机构集聚:汇集外资银行(渣打、汇丰等9家,占全市80%)、保险(中德安联、新华人寿等50家)、证券(天风证券等18家)及基金、期货等多类金融机构,总数超200家。
企业能级高:吸引美国联泰大都会、毕马威、仲量联行等世界500强及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喜年广场写字楼,形成高价值企业集群。
下表总结东大街金融产业聚集情况:
类别 代表机构 区域占比/规模
外资银行 渣打、汇丰、荷兰银行等 占全市外资银行80%
保险机构 中德安联、新华人寿、中英人寿等 共50家(含12家合资保险)
证券机构 天风证券等 共18家
其他金融机构 基金、期货、信托等 超60家
三、交通与配套:立体路网与高端生活服务
轨道交通: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站直达喜年广场,无缝衔接全城;10余条公交线路(如18路、21路、47路等)覆盖主要节点。
商业配套:步行范围内聚集王府井百货、九龙仓国金中心(IFS)、群光百货等高端商场,以及香格里拉酒店等五星级酒店,满足商务社交与高品质消费需求。
专业服务:会计(毕马威)、咨询(仲量联行)等企业服务密集,形成高效商务支持网络。
四、政策与规划:政府主导的长期价值背书
省级战略支撑:四川省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(20102012)》明确将东大街纳入核心金融集聚区,享受土地、税收、招商等政策倾斜。
政企联动服务:锦江区金融办定期组织“服务进楼宇”活动(如2025年3月政策宣讲与融资对接会),为企业提供注册、人才、融资等一站式支持。
五、建筑与产品:地标效应与高端硬件配置
190米地标高度:喜年广场东塔作为成都曾第一高楼,凭借三星堆“鹰嘴图腾”艺术造型成为东大街视觉标志,提升企业形象辨识度。
超甲级硬件标准:配置13部日立高速电梯(6米/秒)、24小时中央空调、5A智能系统、8.7米挑高大堂等,满足跨国企业办公需求。
多元业态融合:项目自身集成写字楼、服务式公寓(趣园)、星级酒店及商业,实现“办公居住消费”闭环。
六、未来潜力:区域升级与稀缺性巩固
开发空间持续释放:东大街尚有1100亩土地待开发,可新增160万㎡商务空间,未来价值增长明确。
竞争壁垒形成:在成都“南移”发展趋势下,东大街作为成熟金融极核,凭借先发集聚效应和规划稀缺性(如限高政策后190米高度难再现),持续吸引高端租户。
东大街以政策主导的金融生态、不可复制的核心区位、顶配的商务硬件,为喜年广场构建了三重护城河。对租户而言,这里意味着品牌溢价、产业链协同效率与人才吸引力;对投资者而言,则是资产抗跌性与长期增值潜力的保障。喜年广场不仅是物理地标,更是东大街金融能量的具象载体。